每个复旦人都能成为负重前行的那个人! 焦扬讲授“开学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09-04

9月3日下午,来自祖国各地的3600多名复旦本科新生同上开学第一课。第六个年头,复旦大学党委书记、大学姐焦扬如期而至,带着题目《强国筑梦,追求进步》,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再次走上讲台。

新生第一堂思政课以主会场授课、分会场直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其中,一部分新生在正大体育馆现场听课,其他新生在光华楼吴文政报告厅、蔡冠深报告厅等12个分会场观看直播。

1位主讲人、3小时、36次掌声、3600多名新生,这是一堂怎么样的新生思政课?在新生中产生怎样的反响?

“叮铃铃”,上课铃声响起,让我们一起走近2022级新生思政第一课。

“梦中情校”的光荣源自何处,将如何在新生身上延续?

一千位复旦人眼里可能会有一千个复旦。为什么选择复旦,同学们眼里的复旦是怎样的?课程伊始,一段迎新季的采访视频,道出了同学们的答案。

“被复旦那种典雅气质吸引”, “父母就在复旦求学,成了我的引路人”, “相信复旦可以实现我的医生梦”,“复旦的通识在全国非常闻名”,“学术能力非常强”,“师资力量YYDS”,“阅读钟扬教授的故事,让我对复旦心生向往”。

“复旦校园环境特别美丽”,“复旦就是绝绝子”,“是我的梦中情校”,“学长学姐非常热情”,“有永远愿意耐心为我们解答问题的辅导员”,“每一个发自内心的选择都被尊重”,“可以遇到各种优秀的人”

……

挥舞着“强国复兴,不懈奋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刻苦、严谨、求实、创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标语板,戴着红色主题口罩,穿着五大书院专属衬衫,新复旦人在正大体育馆现场聆听第一课。

“在同学们口中复旦是大家的‘梦中情校’,考入复旦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那复旦大学今天的光荣源自何处,这份光荣又是如何在同学们身上延续?”用两个问题开场,焦扬将复旦的光荣历史向同学们娓娓道来。

“回望120年前,复旦的诞生与一个世纪的强国梦息息相关。从马相伯毁家兴学、教育报国,又脱离震旦、创办复旦的故事讲起,告诉大家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校,复旦意寓追求光明、自强不息、复兴中华,也代表复旦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一个多世纪以来,复旦梦与中国梦天然就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复旦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一代代复旦人在救国、报国、强国道路上矢志进步、接续奋斗,最终成就今日之复旦、今日之复旦人。

“117年来,复旦始终是一所追求进步的大学,复旦人始终是一群追求进步的先锋分子。“在如潮的掌声中,焦扬娓娓诉说一代代复旦人如何在追寻真理、传承红色基因中求进步,在家国担当、为国奉献中求进步,在扎根人民、为民造福中求进步,在追求卓越、开拓创新中求进步的动人故事。”复旦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大学。敲响上海“五四第一钟”;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为革命复旦烈士前赴后继;向科学进军师生孜孜以求……改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成立“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收到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牢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每一位复旦人孜孜以求,躬耕不辍。

现场,焦扬播放了即将上映的《望道》宣传片,让新生们先睹为快,并为大家小小剧透说:“片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师长同学,首映式一定会在我们复旦。”台下随即爆发掌声,同学们纷纷大声叫好,期待着望道的故事上演。

复旦也是全国最早建立党团组织的高校之一。如今全校2.1万名党员、1059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学校党委被党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西迁北碚建校复课,设立新闻馆,复旦师生“茅屋里求学,战火中教书”,成为“学校工作的典型和模范”。作为全国红岩烈士最多的高校,修建烈士雕塑和纪念广场,花岗岩上镌刻着复旦英烈的姓名。在中华民族的觉醒年代、救亡年代,复旦人传播真理、热血牺牲,熔铸了追求真理、追求解放、追求人民幸福的红色基因。“团结、服务、牺牲”,战火中凝聚的光辉品格,成为延续至今的复旦精神,也是复旦人追求进步的真实写照。“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六个字的复旦精神”,焦扬叮嘱大家,同学们以掌声作为回复,会牢记,也会践行。

当焦扬讲到复旦上医两次西迁的故事时,当视频展现话剧《我们的西迁》中钱惪与上医儿女呼喊出“我这一生无愧无悔。无愧,我对得起党和人民;无悔,投身西部、建设重医,我从没后悔过”的一幕时,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讲述谭其骧先生带领团队耗时30年完成《中国历史地图集》这部空前巨著,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作出开创性贡献,耄耋之年才出版第一部个人专著,在同学们自发的掌声中,焦扬动情地说:“这种大师胸怀,家国情怀,高山仰止。同学们,在复旦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上世纪90年代,发出加速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呼吁的谈家桢院士也是其中一位。”

一代代复旦人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风雨共济,把智慧汗水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留下一段段“党有召、我必应,国有需、我有为”的佳话。

当听到金力院士牵头发起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研究团队完成抗美援朝烈士家属DNA数据库,帮助“无名”志愿军烈士遗骸寻找亲人、回归故土时,同学们发自内心地鼓掌点头。同学们为16家附属医院、13批511名医护人员、小年夜驰援武汉的中山医院钟鸣医生、援鄂“第四纵队”的华山医院点赞;为在“大上海保卫战”中,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的6家直属附属医院、3885人次派遣医疗队、3690人次核酸采样队伍而鼓掌。“复旦人始终扎根人民、服务人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作为自觉追求。我希望,我们每个复旦人都能成为负重前行的那个人。”焦扬勉励在场的新生们。

她说:“复旦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力求做到最好。”苦战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获得者化学系教授赵东元院士,迄今已发明19种以复旦命名的新型纳米介孔材料。研究20余载,微电子学院张卫教授投身集成电路工艺与器件,成功研发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是我国新型微电子器件技术研发的里程碑。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实现融合,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让科幻小说的情节照进现实。正是在不断创新、不懈求索的进步中,复旦人努力向世界学术高峰攀登。

忆往昔,更看今朝。创校以来,一代代复旦人赓续红色基因、矢志强国报国,将复旦追求进步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质不断弘扬光大。焦扬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时代的接力棒传递到了大家手中。”

焦扬详解“第一个复旦”目标:勇担强国梦想,更好成就学生进步

“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这是校歌中的两句歌词。创办一所世界一流顶尖大学,是复旦人的百年夙愿,更是一代代复旦人矢志不渝的强国梦想。

“建设‘第一个复旦’是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党中央对复旦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国家战略和人民期待,也是百年‘复旦梦’在新时代的具体呈现。”听到这里,同学们热血澎湃,齐齐鼓掌。

怎样去理解“第一个复旦”?焦扬给新生们提供了两个思考维度。从时代坐标看,建设“第一个复旦”就是勇担强国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是党和国家擘画蓝图的战略基点,也是复旦人建设“第一个复旦”的时代基点。焦扬说:“同学们一方面,要胸怀国之大者,看到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另一方面,要放眼全球风云,看到世界变局加速演进。”

“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复旦理应代表中国,屹立世界学术之林发出中国声音,更要源源不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从根本上扭转我们关键科技受制于人的局面。因此,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复旦梦与强国梦必定相互激荡、同频共振;建设“第一个复旦”,就是为强国梦贡献复旦力量。”

将时代背景说给新生们后,焦扬向大家更进一步解释了什么是“第一个复旦”。

“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顶尖。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大学,不是亦步亦趋做欧美名校的模仿者、跟随者,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所谓世界顶尖,就是屹立世界学术殿堂之巅,拥有国际认可的顶尖竞争力,敢于与佼佼者过招,善于和世界文明对话,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复旦方案。”焦扬向同学们描绘了未来复旦发展的蓝图,勉励大家与全校师生一起向“第一个复旦”勇毅前行。

“从发展坐标看,‘第一个复旦’建设将更好成就学生进步”,焦扬说。建设“第一个复旦”的初心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复旦始终以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培养模式,为同学们强基赋能;始终以学识卓著、润己泽人的师资力量,为同学们启智引航;始终以实力雄厚、水平一流的学科体系,为同学们厚植成才沃土。望着台下的年轻面庞,焦扬深情说:“同学们,只要你努力,复旦一定让你成才!”

“在复旦,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优良传统,复旦的院士、教授们都身体力行,乐在其中。老师热爱学生、潜心育人,学生追随导师、潜心向学,这是我认为人间最美好的关系之一,大家说是不是?”“是!”在座新生们掌声雷动,齐声喊道。

“未来几年,是学校朝着‘第一个复旦’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将与学校共同进步,伴随着‘复旦梦’‘强国梦’不断打开‘追求进步、强国有我’的更广阔天地。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将全面谋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起点上,迈上人生新起点,就要以‘复旦梦’激扬‘强国梦’,赋予个人发展更大格局、更强动力。今天,大家是一个家庭的骄傲;希望未来有更多人成为复旦的骄傲、国家民族的骄傲。”

全面发展、自身进步,为强国梦筑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同学们开启复旦之旅的起点上,焦扬寄语新生们八个字:“追求进步,全面发展”。“‘追求进步’是精气神,希望大家珍惜时光莫停顿,刻苦学习莫骄傲,不断创新莫守成。‘全面发展’是指挥棒,希望大家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德智体美劳一个不能少,拓展更大潜能。

“在复旦,大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是优良传统,复旦的院士、教授们都身体力行,乐在其中。老师热爱学生、潜心育人,学生追随导师、潜心向学,这是我认为人间最美好的关系之一,大家说是不是?”“是!”在座新生们掌声雷动,齐声喊道。

“未来几年,是学校朝着‘第一个复旦’目标前进的关键时期,同学们将与学校共同进步,伴随着‘复旦梦’‘强国梦’不断打开‘追求进步、强国有我’的更广阔天地。即将召开的二十大,将全面谋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起点上,迈上人生新起点,就要以‘复旦梦’激扬‘强国梦’,赋予个人发展更大格局、更强动力。今天,大家是一个家庭的骄傲;希望未来有更多人成为复旦的骄傲、国家民族的骄傲。”

全面发展、自身进步,为强国梦筑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同学们开启复旦之旅的起点上,焦扬寄语新生们八个字:“追求进步,全面发展”。“‘追求进步’是精气神,希望大家珍惜时光莫停顿,刻苦学习莫骄傲,不断创新莫守成。‘全面发展’是指挥棒,希望大家学习做人做事做学问,德智体美劳一个不能少,拓展更大潜能。

焦扬以校园封控期间,复旦校园2万多名学生的咬牙坚持和志愿者的挺身而出勉励新生自律者强;以2021级自然科学实验班6班的一个寝室相处有道、齐心抗疫的故事,鼓励新生美美与共,同学友爱共同成长;以封控在寝室却斩获世界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的本科生杨康绮为例,叮嘱新生学会自我管理、勤学不怠。她说:“You know you can!” “I know you can!”(大家要相信自己一定行!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台下接连两次掌声,那是新复旦人坚定的回答。

如今,美好大学生活在面前徐徐展开,3600多颗小星星正在璀璨星空中闪烁。“未来充满希望,未来无限可能。希望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光大复旦精神、不断追求进步,在强国的赛道上放飞梦想,奋力奔跑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好成绩!”

“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祝福大家。”当作为老师和学长的焦扬温柔而坚定底说出结语时,现场的掌声几乎要将下课铃声淹没。

百年浪潮,心涌澎湃。3小时的课堂,会场外,暴雨与晴空交替而至,就像117年来复旦所走过的风雨与晴空。会场内,新生们在主讲人、大学姐焦扬的娓娓讲述中,仿佛坐上时空飞车,抬头可见117年来复旦这片璀璨星空,伸手可触摸117年来复旦的历史与光荣。同学们见证着复旦人117年来的初心,接力复旦人117年来的使命,驾着“强国号”,叫响“第一个复旦”,奔赴更高更远的地方。

课有回响,“强国一代”这样说

3个小时的“新生第一课”课后,回响激荡,同学们发来听课体会和感悟。

高分子科学系2022级自然科学试验1班辅导员关新宇对焦书记形容“星空蓝是复旦的形象色,强国红是复旦的基础色”印象深刻。他说,“星空蓝是复旦的形象色,复旦的百年星空因我们每一颗独立而自由的星而熠熠生辉;强国红是复旦的基础色,强国有我是每一个复旦人骨子里的志气、底气和骨气。”

在新生第一课中,焦扬分享了一段室友互助友爱的故事。巧的是,故事的主人公正坐在正大体育场主席台下聆听第一课,她是 202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新生谢欣然。早上她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分享了昨晚彩排发现演讲台太高、室友给她送来增高鞋的故事。下午她又参加了新生第一课。她说,“‘新生第一课’焦书记准备好充分。校史、党史如数家珍,让我对复旦有了更多了解。书记在介绍学校的时候,我也非常自豪,让我更有归属感。作为一名新生,也是一颗‘小药丸’,我希望在复旦未来的日子里能像颜福庆先生所说,不计功利,为社会、为人群服务。”

“‘强国筑梦,追求进步’是我们复旦人的鲜明底色。焦扬书记寄语我们本科新生:不断进步,茁壮成长,为国奋斗,成就精彩人生。作为新复旦人,我必将坚定理想,为国奋斗,像敲响五四上海第一钟的复旦前辈那样,勇毅前行,敢于冲锋。在日后的生活中,我会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惟信仰与爱不可辜负,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法学院2022级法学专业新生温卓翰说。

“跻身复旦百年星空之前的我,被习题与试卷填充着生活,不觉自己可以改变什么。而焦扬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彻底打开了格局。”航空航天系2022级技术科学试验5班新生薛佳依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2级社会科学试验班新生秦智慧说:“选择复旦不是选择安逸,要坚定信念,做有理想的学子,脚踏实地地做一名实干青年,不惧挑战。我曾接受过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有幸进入复旦,我将不懈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将不断进步,为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回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