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乘风破浪!过去一年,这“7个100”建设成果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2-05-23

“踏上新征程,复旦大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源源不断为民族复兴培养高质量人才,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真正落地落实到每一名复旦青年的身上和心里,从思想自觉到行动自觉,心有所信、无比坚定。”早春的风吹开崭新的学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与学工战线的同志们交流展望新一年的工作。

2020年宣言中译百年启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2021年建党百年实施“党旗领航铸魂育人”项目,2022年抓住二十大召开和建团百年契机实施“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行动……复旦大学铸魂育人“三部曲”奏响,回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映照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颗不变的初心。

过去一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代主旋律中、育人大课堂里、奋斗大舞台上,复旦大学全面推进“党旗领航铸魂育人”项目,抓住百年历史契机,以党建领航思想政治教育、领航教师教书育人、领航教育教学改革。

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理论创新、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课程思政、实践报国……“七领航”推动基层党建质量的提到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深度融合,让各类育人主体载体作用充分彰显;

“四史”微课程、红色资源库、支部生活案例、主题党日方案、精品教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实践育人基地……“7个100”建设成果推动长效化机制建设,让育人资源更加丰厚。

初心使命 在坚守中信念愈笃

“总书记在给复旦师生的回信中,用一个‘信’字点出了百年大党、百年复旦行稳致远的根本原因。这个‘信’,是坚守百年的信念,是映照百年的初心。100年来,复旦党员团结带领师生员工追随鲜红党旗,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100年后再出发,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心一意谋发展,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凝聚起报国奉献、强国创新的强大力量,激发出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昂扬斗志。”

《五史相辉映 初心照百年》主题党课

6月24日,正大体育馆汇成红色的海洋,4600余名复旦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一同聆听焦扬带来的主题党课《五史相辉映 初心照百年》。

初心如何坚守,使命如何担当?

这一年,复旦人强化大学习,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校领导班子在潜心自学基础上,组织包括专题辅导报告、集中研讨和现场学习在内的集体学习19次;全校46个二级党委、1042个支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总计1万余场,覆盖近10万人次……党员师生听党话跟党走、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念更加坚定。

这一年,复旦人开展大宣讲,坚定思想理论之魂。专家宣讲团、博士生讲师团、“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讲师团等各支队伍全年宣讲600余场;宣讲方式不断创新,持续打造情景党课;传播载体不断拓展,精心录制多个系列视频微党课100多集……广大青年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领会更加深刻。

这一年,复旦人突出先进性,强化服务群众之本。校领导班子带头攻坚最难事,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各级党组织开展实事项目839项,其中重点项目253项,纳入长效机制清单370项;落实先锋岗、责任区、突击队等工作机制,组织党员为身边群众办实事3500余项……“党员先上”的底色更加鲜亮。

旦复旦兮,初心使命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不断擦亮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广大师生学深悟透党的百年成就和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红色基因 在传承中植根愈深

“星火”队员杨宁为义乌市委市政府代表团一行讲解

新学期第一天,《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就迎来了来自陈望道老校长故乡义乌的参观者。“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杨宁做了特别的准备。他重新设计了一条讲解主线,从义乌到上海的红色基因脉络——当年那个青年带着《宣言》译稿只身来到上海,在这里投身建党伟业,在复旦投身育人事业。“望老翻译《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为复旦种下了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我们把他的故事不断讲下去,也越来越坚定心中所信。”

而在其北侧的两栋小楼里,玖园志愿讲解服务队的学子们也时常对着展陈练习讲解。苏步青、谈家桢、陈建功这些复旦先贤的故事,犹如星光在后辈心中闪耀。“苏老‘从背榜生到头榜生’的经历激励我刻苦学习,而他‘此身到老属于党’的誓言也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信仰的种子。”数学科学学院学生李飞虎我希望把苏老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自2021年7月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两支服务队已汇聚了70余名队员,面向1600余人次的参观者开展了90余次讲解。

《陈望道文存全编》

电影《望道》杀青

烈士纪念雕塑

《追梦百年》

《种子天堂》

新生参观“印记初心”展

从书店里新上架的《陈望道文存全编》,到即将登上荧幕的《望道》电影;从烈士纪念雕塑上镌刻的名字,到老校长塑像前的鲜花;从宣言广场上的朗朗书声,到“五四”第一钟前的驻足凝望;从相辉堂上演的《追梦百年》《种子天堂》等原创话剧,到志和堂展出的谢希德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印记初心”大众篆刻作品展等展览……红色历史与校园文化融通交汇,丰富的场域和载体让红色基因以生动的样貌滋养着思想的沃土,在传承赓续中迸发出新的力量。

旦复旦兮,红色基因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持续深入实施“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程,深挖学校红色文化资源,新建育人场域,丰富拓展载体,做强“望道”品牌,加强校史研究,上好理想信念思政大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引导师生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理论创新 在传播中润泽愈广

“课程内容和当下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老师讲得很生动全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中国的实践经验进行讲授,对我们‘读懂中国’有帮助意义。”开课两学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主讲,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和政策主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运行方式,收获了选课学生的广泛好评。

这门思政课,来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工程”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

“两大工程”成果揭幕

4年耕耘,20本著作,6大系列35个研究项目,40多位知名学者带领近200人团队“集团军”式作战,以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2021年,20本著作集中发布,也标志着“两大工程”一期顺利完成。

研究成果的发布不是终点。复旦大学积极推动“两大工程”从研究工程、出版工程向育人工程转化,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进课程、进教材、进培训,启动9门课程、14种教材建设。

高校社科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座谈、“建党百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座谈、“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国际学术研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创建史”学术研讨……建党百年之际,一系列高水平理论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召开。专家学者聚复旦、话思想,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旦复旦兮,理论创新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强“大马学科群”;发挥“国家队”作用,引领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聚焦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深入解读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基层党建 在组织中更有力量

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

“每周一个院系接力,每天一个支部展示,唱响了复旦党员永远跟党走的铮铮誓言,也让宣言精神在每位复旦人心中久久回响。”复旦大学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12名党支部书记汇报“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的成果。从2020年7月1日到2021年6月30日,365个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案例,覆盖全校所有二级党委,展现着基层党组织的学思践悟。

“三全育人我当先”“服务师生我创优”“报国成才我奋斗”“救死扶伤我先上”“老有所为我带头”,面向不同身份党员的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让“党员先上”成为育人工作的鲜明标识,更带动全体师生员工、医务人员投身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

旅游管理系党支部将总书记重要讲话分类汇编,重点挑选与教学科研密切相关的内容编辑成课程思政的素材,引导党员教师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课堂;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党支部开展课程思政集中研讨,党员教师在主干课程教学中引入“解剖学科发展史”“致敬大体老师”等医学人文案例,让党建思政工作实起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党支部在疫情期间开展“线上面对面”活动,帮助毕业班学生解决科研、毕业、发展困惑……

“复旦大学—高中学生党员接力培养项目”启动,构建从中学到大学的信仰培养衔接体系

指导院系分党委把158个专任教师党支部全部建在系所(中心)、实验室、课题组、教研室等教学科研一线;深化“三关心一引领”工作机制,落实发展教师党员“四看”工作法,加大在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力度;选派优秀辅导员、党员教师、高年级学生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加强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率先探索大学与高中发展党员工作衔接机制,将学校优质党建资源引入高中……

聚中心、强引领,面向立德树人这一最大的政治任务,基层党支部冲锋在前、做出表率,育人活力不断增强。

旦复旦兮,基层党建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制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通过大党建促进大思政;实施“生命线”工程,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鲜明导向,引导师生党支部聚焦聚力立德树人,用高质量组织生活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对标争先 在带动中更添动能

陈尚君教授

“什么叫‘大先生’?就是要在从宏观到细节的问题的研究上面,有卓有见解,站在时代高处能够引领潮流,而且要有一批优秀的学生,跟随你做相近的或者相同的工作。” 执教40年来,2021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获得者陈尚君教授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人文情怀的学子,他的感悟发人深省。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医学微生物教学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

他们在实验室里与病毒“赛跑”,争分夺秒为人群健康保驾护航,在课堂上为学生成长引路,潜心育人点燃学生心头的火种;他们在心脏的方寸之地用创新破解着生命的密码,在课堂的三尺讲台用言传身教培育后起之秀……“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病原生物学系医学微生物学教师团队和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师团队科研报国的事迹催人奋进。

她笃志行远,立志做心怀家国的新闻追梦人;他携笔从戎,愿得此身长报国;她埋首故纸之间,做传统文化的守望人;他心怀凌云壮志,勇担空天报国使命……2020-2021学年度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奋发有为的身影引人注目。

重点培育建设学校16个标杆党委和146个样板支部,组织百余名学生党团员采访样板支部党支部书记,汇编样板党支部创建工作系列案例;隆重表彰“两优一先”,表彰10位“复旦大学‘钟扬式’好党员”,100位“复旦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00位“复旦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100个“复旦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表彰“十佳百优”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在校园里愈发浓厚。

旦复旦兮,以对标争先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通过建成一批全校党建工作标杆党委和样板支部、开展“两优一先”评选和表彰、宣传典型人物和团队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当先进、争做表率,弘扬优良师德师风、医德医风、校风学风、机关作风,引导广大师生和医务人员向身边的榜样看齐。

课程思政 在精酿中提质增效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上,文科资深教授童兵、《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张涛甫等名师大家亲自上阵,讲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论著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带领学生系统梳理,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帮助未来将有可能从事新闻工作的复旦青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读经典、学原文,同时也探究新问题、融入新实践。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效应,课程教学团队不断调研、回应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主动关联热点新闻话题,持续出版新版课程教材,同时配套推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问百答》,教学方案保持每10%左右的内容更新比例,不断设计新的课程课件。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教学团队

2021年,《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同时入选的还有《当代中国经济》《高等电磁场理论》两门课程。

《当代中国经济》课堂

《高等电磁场理论》课堂

在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正结出累累硕果,为提升示范引领效应,越来越多的课程思政“标杆课”得到大力建设与推广。


《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百问百答”》

梳理各门课程的目标要点、思政元素、设计实施、实践效果,汇编《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以问题为导向直面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汇编《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百问百答”》,以问题为导向直面课程思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细则》,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全覆盖开展教师课程思政培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21年,复旦大学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

旦复旦兮,以课程思政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做大做强育人同心圆。3门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入选“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实践报国 在力行中踔厉奋发

2021年寒假,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本科生李翠舒跟随驻村第一书记的脚步,在云南省永平县参与了曲硐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从选民证的填写、发放,到选举文件的校对、选举会议记录,通过深入换届选举工作的肌理,李翠舒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党组织选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虽然村委会大小事务繁杂,但是村委会与群众的互动很融洽,关键是村委尤其是村支书要在处理农村事务过程中摆事实、讲正气、有权威。”

实践队员李翠舒在整理材料

教师们也行动起来。在甘肃、河北、福建,他们沿着红色足迹,走进革命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遗迹,在百年党史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商飞、华为、钱学森图书馆,他们走进改革发展前沿,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许多教师在参观现场就记录生动内容,补充课程课件,把实践深刻收获转化为育人生动素材。“在雄安新区,我看到了绿色生态新发展理念的呈现,无人超市、无人售货车、无人驾驶汽车让人们看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社会主义未来城市。”放射医学所青年研究员谢添武说。

教师社会实践团在雄安新区

累计立项2340余项,参与超过2万人次;在全国范围内共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党员志愿服务实践基地63个、基层挂职单位377家、“看需求,悟变化,讲担当”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基地412个;重点支持20余个各具专业特色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持续加强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共建校级、院级专业实践基地110多个……这一年,复旦大学社会实践全面覆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

旦复旦兮,以实践报国领航育人。这一年,复旦大学引导师生深入基层一线学党史知国情,把爱国情、报国志化为强国行。学生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身体力行中将青春奋斗融入民族复兴伟业;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记录生动内容,补充课程课件,把实践深刻收获转化为育人生动素材。

党旗领航,乘风破浪;

强国追梦,再启新程。

“三部曲”汇成“交响乐”,

立德树人是永恒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