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第二届S3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复旦大学校长金力、高丽大学校长金东元(KIM Dong One)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TAN Eng Chye)致辞。会议由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主持。
会上,三位校长签署谅解备忘录,未来三校导师将联合指导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博士生。
什么是S3?
复旦大学、高丽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都成立于1905年。今年三校都将迎来建校120周年。而且,三校所在城市——上海、首尔、新加坡的英文名称(Shanghai、Seoul、Singapore)都以字母“S”开头。20年前,在百年校庆时,三校的时任领导发现了这些有趣的巧合,创立“S3联盟”这一跨区域深度合作模式。
2008年,三校启动“S3 Asia MBA”双学位项目。该项目包含三个学期的课程。学生分别在复旦大学、高丽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各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学业合格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本国学校授予的MBA学位,还可以在S3大学联盟的另外两所学校中任选一所,申请并获取该校的MBA学位。
S3大学校长聚在一起谈什么?
金力指出,随着AI对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塑和加速,复旦大学正加快构建科学智能的创新生态,全面推动AI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发现更多高质量的科学问题,鼓励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协作;围绕生态建设,面向师生构建循序渐进的多层次AI课程教育体系。当前,复旦大学正在筹建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旨在整合AI技术构建系统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金力倡议,发起以“AI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学术联盟,建立开放学术社区,推动数据共享和学术交流常态化,倾听多元声音,谋求共同发展。
金东元指出,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全球性挑战。高丽大学已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办学体系,开设了超过10%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学位项目,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正联合运作韩国首个AI研究生院,并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卫星通信、碳捕集利用、灾害预警、社会关系等关键领域。同时,学校制定了“2025-2035可持续战略计划”,通过部署智能聊天机器人、自动翻译平台、无纸化校园管理系统以及行政流程自动化等解决方案,全面提升校园运营的可持续性,贯彻“以人为本”的AI应用原则。
陈永财强调,在AI重塑全球格局的今天,大学必须培养具备数字竞争力的新一代人才。为此,新加坡国立大学不仅要求所有学生学习AI与数据分析相关课程,还推动全校行政人员接受数字素养和AI应用培训。然而,随着AI在科研中的广泛应用,其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学校提出“校园可持续路线图2030”计划,推进多项创新举措,包括“步行友好”校园设计、全校园微型气候传感器网络、智能制冷系统、垃圾重量数据追踪、碳足迹计算器等措施,提升校园的能源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
会后,嘉宾前往江湾校区参观复旦大学大气观测站、大气监测超级站、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
未来两天,与会嘉宾将围绕可持续发展技术、可持续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等三个主题讨论。同时,会议将发布《2024年中国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公共卫生全因图谱报告》,来自三校的博士生将现场作可持续发展报告。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是韩国最大的私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与首尔大学、延世大学并称为韩国大学的“一片天”。该校是韩国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Brain Korea 21)的成员学校,同时也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亚洲大学联盟(AUA)和Universitas 21(U21)等国际高等教育组织的重要成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也是新加坡第一所高等学府。该校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亚洲大学联盟(AUA)、Universitas 21(U21)等国际高等教育组织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