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学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什么?社会上的大学排名,对于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数目的统计很多,但对于人才培养的排名很少见,大概因为难排。所以,许多排名有片面性。培养一代又一代推动社会前进的人才,是大学对社会最根本的贡献;而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则是对一所大学教育质量最客观的评价。最近我校历史系85届毕业生方永刚,被树为全国典型。他毕业后到大连海军舰艇学院从事政治理论教学20多年,全心全意,潜心研究,注重授课方法,上至领导下至百姓,都愿意听他讲课,而且都觉得他讲得实在、有道理。许多人听了他的演讲,感悟体会到很多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学生,我们20年前培养的学生。20年以后,我们今天教育的学生中能走出几位院士、几位方永刚、几位推动社会发展的精彩人物,是在座每一位老师都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
人才培养不同于科学研究。科研以学科专业为划分,以自然、社会为对象,越深入研究领域就划分得越细,可能在某一点上或者尖端的地方做出成果;而人才培养是以学生为对象,不同专业的老师教育学生具有很多共同的东西,越到深处越触及到人的发展的普遍问题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一些很通俗的问题,如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复旦将教育出什么样的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等等,值得每个教师认真考虑。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讨论通识教育,一定要触及这些问题。复旦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也一定要讨论这些问题。
今天,我主要讲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推进通识教育。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通识教育大讨论。
一、我们为什么要推进通识教育?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西方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程,借鉴他们的办学经验。我们注意到,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在不遗余力地探索通识教育。纵观美国20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史,这种探索从来没有间断过。比较著名的有30年代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的《高等教育在美国》,40年代的《哈佛红皮书》,70年代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设置,还有2002年开始的哈佛最新一轮课程改革。可以这么说,通识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美国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也是促进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虽然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受到美国社会的批判,但它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各国的青年才俊都希望到美国读大学。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的高等教育检视自己。
解放后,为了适应国家快速工业化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学习苏联经验,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土地上是成功的,它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行,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摆脱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选修课、学分制在国内大学开始流行。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上个世纪末,广泛开展的高等教育海外交流逐渐对大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欧美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日本的教养教育和港台地区的全人教育理念被介绍到国内高校,我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熟悉和了解通识教育。
复旦是国内最早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探索的大学之一。从80年代谢希德校长推行通才教育,到后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理念,一直到我们明确提出进行通识教育,并创办不分专业、统一管理的复旦学院,现在我们正大踏步地进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我们推行通识教育,是当前的社会形势决定的,也是复旦的使命和责任决定的。
第一,为了改变教育的过度功利倾向,回归教育本质。目前的专业教育划分过细,导致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差,难以适应学科之间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应用的综合性要求。专业教育思想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更是助长了把大学教育从比较狭隘的专业教育再向职业化教育发展的倾向。从学生到家长,从校外到校内,大家对热门专业都趋之若鹜。社会热什么,学校就办什么专业,学生就考什么专业,报考专业缺乏理性思考,专业设置缺乏合理依据,专业发展也没有稳定性。根据教育的规律来看,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终身都在调整,不可能通过一所大学的本科学习就被一劳永逸地确立。学生进大学求学,也不单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家长经常用自身的经历来规划孩子未来的道路,把学生们的专业选择跟职业、就业甚至利益、待遇挂钩,作为家庭,这是没有远见的,作为社会,这是很可怕的。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一定要比上一代更加聪明、更加伟大,创造的事业也要更加辉煌。有人提出,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生存摆在最后。我们推行通识教育,是为了更多地从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角度考虑,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心智的提高是通识教育最终的理想追求。
第二,为了减小应试教育的影响,培养创新人才。各位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对于应试教育的危害都深有体会。作为学校,没有考试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教育的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做的一切都完全围绕考试,就是有问题的。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的本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自由的生动活泼的成长,扼杀了青少年的兴趣和创造活力,遏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发育。很多学生虽然高分录取,但进校后却兴趣索然,继续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前进,追求考分和绩点,准备托福和雅思,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社团、校园文化也不够活跃。在学生中,“重学习、轻思维,重知识、轻素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的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拓宽他们的学识和眼界,培养他们探究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研究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他们日后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提供可能性。
第三,为了改变重理轻文的现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作为一个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技术轻人文、重物质轻思想的倾向。同时,社会向市场化转型带来普遍的功利心理,浮躁情绪弥漫,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漠视了人文精神和生活的意义。这些社会背景都将深刻影响到大学教育和青年成长。通识教育也经常被翻译为“博雅教育”,这一译名充分体现了通识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教育功能。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对国家、社会、家庭和事业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使思维更有创造性;增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力,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我们认为,大学是人文的渊薮,是社会的良心。大学只有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人文修养的毕业生,才能扭转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总之,我们推进通识教育,是为了培养完全的人,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扎根民族、关心民生、关怀天下,能够追求卓越、立足前沿、视野开阔,具有科学精神和理性批判的能力,具有探索精神和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从复旦大学的使命考虑,推行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本质上来说,通识教育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复旦大学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从很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来看,精英教育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支撑。哈佛1970年代通识教育改革的设计者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的好处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身心的成熟、世事的洞察和生活的经验而越发显著。最重要的是,通识教育是专业学术能力在其最高层次的实施中所不可或缺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该重视通识教育,开风气之先。我们相信,通识教育将来一定会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如何推进通识教育,将是一项全校性的长期任务,没有表面文章可作。抓教育质量是长期的事情,是需要花很多力气、短期看不到效果的事情。没有所谓的政绩,却事关学校的根本。今年寒假务虚会上,领导班子一致认为,要举全校之力推进通识教育,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体作用。
二、我们为什么要开展通识教育大讨论?
大讨论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两句话。
第一句,大讨论就是一次大学习。我们希望,通识教育大讨论成为全校性的学习活动。世界上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任何一位教师的正确教学思想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学习。我们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要知道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有些什么先进的理念值得学习,然后才能思考自己该怎么创建。曾经有同志认为,中国的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不如人家,实则不然。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本科生到国外继续深造读研究生,或是到各单位任职,若干年之后,我们的优势与国外大学生相比就不显现了,有的甚至被别人比下去了。这是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批判精神、动手能力和社会沟通方面存在差距。这也就体现了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做法上的差距。
学习的过程就是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我们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带着专业教育模式的痕迹。老师们日常的教学、科研任务都很繁重,很少有时间系统学习思考大学教育的规律性问题。有很多老师,教学的态度非常认真,但是对教学本身没有时间钻研;也有很多老师,对所担负课程的教学任务作了很多准备,但是对于人才培养的规律缺少思考;我们的辅导员都很尽职,热爱学生,但是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教育对象的观察和研究不够。长此以往,会导致经验主义的倾向。这次大讨论为大家提供了一次系统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认真学习。
既然参加了学习,就要对自己有要求。一是对通识教育有所投入。我们鼓励畅所欲言,不回避问题,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是争论,包括对学校现有政策的批评。二是联系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识教育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例如,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复旦学院和各院系的关系,交叉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如何建设研讨型的课程,如何进行专业课程的改革等。希望经过两个月的大讨论,老师们都能有所收获和提高。
第二句,大讨论就是一次大发动。核心课程建设是通识教育当前的成败所在。如果学生们觉得核心课程和其它的课程没有差别,通识教育就很难立足。从长远来看,大学的课程改革是不间断的,是永恒主题。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就是复旦大学新一轮高质量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围绕核心课程建设这个目标,发动全体老师来加入。教师是进行通识教育的第一线实践者。没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通识教育不会成功。
首先,我们要依靠各学科的智慧,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规划。完善核心课程板块结构,充实板块内涵。第二,我们要积极鼓励教师,包括青年教师,开设通识教育新课程。开核心课程,就是开新课。开新课,就像做科研,不仅要熟悉学科,还要熟悉学生,框架、内容、教学方法等等都要有所创见。一般情况下,我们反对“新瓶装旧酒”的情况,反对把概论型课程放入核心课程中。第三,我们要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改革教学管理体制。要解决选课问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助教制度问题等等。国外通识教育课程有两个特征。一是课堂上会布置学生在课外读经典。二是要让同学们参与讨论,学生人数多就安排助教,分小班讨论。因此我们要重建助教制度,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都可以兼任,作为老师的助手,甚至可以考虑将来接班。
其它问题,诸如通识教育是否要贯穿本科教学的全过程,通识教育的第一、第二课堂怎么结合等等,都可以讨论。总之,教师始终是推进通识教育的主体之一。复旦的通识教育往何处去,归根结底要看各位老师。我们希望,经过两个月的讨论,大家能对如何在复旦继续推进通识教育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