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理论工作者座谈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体会

发布时间:2002-12-02

  
校刊讯 11月22日,我校理论工作者聚集一堂,座谈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会。与会专家学者在座谈中,盛赞十六大是一次团结奋进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鼓舞人心的大会,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党委副书记燕爽主持会议。

秦绍德说,十六大报告在起草之前和起草过程中,中央先后派出多个课题组,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我校的不少专家学者也为此贡献了智慧。十六大报告是民主集中制的产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蕴涵着十三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理论的探索。我们党是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善于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善于用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就是在这样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和夺取胜利的。

秦绍德指出,我校的理论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研究、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复旦应该走在学习、研究、贯彻十六大精神的前列。他强调,理论研究一定要密切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要多想大问题,多做大探索。复旦的理论研究在全国一定要有地位,在社会上一定要有声音,复旦要为理论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们说,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就是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点,要求立足中国现实、顺应历史潮流。什么是当前时代的特点呢?概括来说就是“四化”,即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模式多样化。他们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政治报告的关键词。这一概念,从文化上讲,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设所要求的民族性、科学性与大众性。使用这一概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更加成熟,也表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相结合,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他们还说,我党关于政治文明的学说,不仅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形态同人类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吻合,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他的这一学说还使我们新闻理论工作者扩大了学术视野,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以舆论监督功能见长的新闻传媒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舆论监督同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一起,共同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机制保证。

与会学者们纷纷发言,一致认为十六大报告作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概括,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复旦要发挥跨学科的综合优势,发挥思想库的作用,要引导思想潮流和社会潮流,为理论创新作出更多贡献。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有余源培、倪世雄、石磊、顾晓鸣、童兵、陆德明、姜义华、谢遐龄、胡守钧、袁志刚、张薰华、倪大奇、林尚立、朱国宏、张晖明等。会议由校党委宣传部主办。

校刊记者:傅萱